潮牌Supreme的坎坷维护权益故事:山寨品牌捷足先登,鸠占鹊巢
Supreme、New Balance、FR2等知名品牌维护权益打假的故事,不应该只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血一般的教训在旁敲侧击着从业者和入局者需警惕。
继迈克尔·乔丹打赢中国乔丹商标侵权案、New Balance胜诉New Barlun之后,来自美国纽约的街头潮牌Supreme的维护权益打假行动也初现成效。
5月6号,中国商标局公告称,美国潮牌Supreme成功在华注册第25类商标专用权期限为2020年5月7日至2030年5月6日。
美国潮牌Supreme成功在华注册第25类商标
与此同时,由Supreme Italia抢先注册的多个商标已被中国商标局撤销,该品牌在中国门店中所陈列的各式产品在法律上均不被允许出售。
对于正版Supreme来说,这无疑是在华维护权益迈出的重要一步。
潮牌Supreme在华维护权益成效初现
Supreme1994年秋季诞生于美国纽约,是结合滑板文化、Hip-hop等多重文化,以滑板为主的街头文化品牌,被认为是全球潮流文化的象征。近年来,在《这就是街舞》《中国有嘻哈》等综艺节目的带动下,国内街头文化从地下转战地上,Supreme也随之蹿红。
但令Supreme头疼的是,在其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山寨品牌Supreme Italia早就捷足先登,鸠占鹊巢。
Supreme Italia是在华“最高调”的山寨品牌,其背后操手为International Brand Firm(下称“IBF”)公司。早在10年前,IBF便在全球50多个国家抢先提交“Supreme”相关的商标申请,继而开始了“正当”的合法生意。
(IBF抢注“Supreme”商标)
2018年12月,韩国科技巨头三星宣布和Supreme达成战略合作,将在明年推出合作产品。消息一出即掀起轩然大波,Supreme Italia凭此名声大噪。不过很快,因被网友质疑其并非正版Supreme,双方的合作无疾而终。
2019年3月,Supreme Italia正式进军中国市场,在上海最繁华的路段开出国内首家“Supreme”品牌门店,引发排队热潮。除此之外,IBF还宣布,未来2年内还将开设超过70家实体店,地点包括中国北京、上海,并将通过天猫、京东等平台线上销售。
也正是这种高调、无所忌惮的宣传方式,Supreme Italia的知名度一路飙升,引来美国NBA球星韦德、应采儿、景甜、马可等明星为其出面带货。
(身着Supreme Italia的NBA球星德怀恩·韦德)
Supreme Italia的扩张野心一度引起业界人士和品牌粉丝的恐慌。随即,Supreme做出回应,聘请律师在中国维护权益。一年过去了,据The Drum最新消息,由Supreme Italia所注册的商标已被中国商标局撤销,该品牌在中国门店中所陈列的各式产品在法律上均不被允许出售。
与此同时,从去年11月份起Supreme陆续在中国获批一系列商标,含括今年5月6日,中国商标局公告的第25类商标。
中国商标局公告的第25类商标
种种现象表明,这个全球最知名的街头潮牌正式从山寨品牌手中夺回中国市场的名誉和合法权益。
但仍要注意的是,这仅仅是Supreme在华维护权益取得的阶段性胜利。笔者在大众点评上海地区搜索Supreme,显示有37个相关商户。中国商标网显示,与“Supreme”相关的商标申请量超过2500个,申请主体来自各个领域。
(中国商标网:Supreme商标申请量)
正如Supreme官方在INS所说,商标注册成功“可能是让Supreme在中国开设旗舰店的第一步”,但在往后的品牌运营、打假维护权益上恐怕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Supreme维护权益背后 “合法山寨”之殇
高仿品牌Supreme Italia为何能一路“高歌猛进”、无所忌惮?主要原因来自于市场行为的合法性。
早在2011年正版Supreme申请注册商标以前,IBF就在意大利抢注了”Supreme Italia”等系列商标,后来还通过联合国机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为“Supreme Italia”、“Supreme Spain”、“Supreme”等品牌注册了合法身份,成为“合法山寨”。
“合法山寨”,国外称“legal fake”,维基百科上的解释是,在另一个国家中,第三方公司先于原始品牌公司抢先注册,或者模仿商标注册, 利用原始品牌的产品、创造力、营销和广告策略,欺瞒误导消费者,收割高昂的品牌溢价。
从法律角度解释,商标权具有地域性,某个公司在一个国家的注册商标不会自然延伸到其他国家获得保护。“品牌方如果要想在全球范围内保护自己的商标,需要在全球各个主要国家和地区都申请注册商标。而全球范围内多国注册商标的成本较大,往往品牌方可能想先在一个或若干个国家内获得商业成功后,再将商标注册扩展到其余国家,这个时间差就给抢注者以可乘之机。”柳沈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郑鹏表示。
换句话说,“合法山寨”就是通过钻商标法的空子坐收渔翁之利,这样的现象在服装行业屡见不鲜。
于上个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市场的美国知名运动品牌New Balance,其“N”字鞋形象可谓深入人心。但由于遭遇琪尔特股份有限公司抢注“New Bunren”商标,销售带有争议的“N”字产品,导致New Balance一度经历退出、重来、改名、罚款等重重险阻。
据悉,“New Bunren”运动鞋在外观上与New Balance产品相近,但是由于前者的商标中的“N”字母含有线条,多次被认为与New Balance存在差异,不构成近似。因此,该案件经过一审、二审、再审,耗时长达6年之久。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直到今年4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发出两项再审判决,认定琪尔特股份有限公司申请注册的两个仿“N”商标与New Balance的“N”字母商标构成近似,应该予以撤销注册,这才结束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商标官司。
时间再往前一年。2019年8月20日,日本街头潮牌FR2主理人石川凉在ins上强烈控诉上海奢璞润服饰有限公司(下称“奢璞润公司”)擅自使用其名字及作品招揽客户、开展活动,疑似靠“山寨”的方式骗取6亿元人民币。对此,石川凉强调将采取法律手段与仿冒品斗争到底。
实际上,FR2想要维护权益并不容易。在 2016 年到 2019 年间 ,奢璞润公司35 次申请与 Fxxking Rabbits 相关的图形和文字商标。其中,有6枚商标已经注册成功,且大部分核定使用在第25类服装鞋帽商品上。和Supreme Iatlia相比,奢璞润公司的行为做法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企查查:奢璞润6枚已成功注册的商标)
“在这种情况下,品牌方要后续维护权益打假将面对很大的困难,原因在于自己在中国并没有注册商标,而抢注者反而合法拥有注册商标。这样品牌方无法起诉抢注者商标侵权,反而抢注者可能会起诉品牌方商标侵权、要求品牌方赔偿”,郑鹏进一步解释道。
除此之外,还有乔丹与中国乔丹等都曾陷入“合法山寨”的泥潭。纵观这些企业(人)的维护权益打假之路,可以说是冗长又复杂,耗时耗资巨大。
复前戒后 防患于未然
众所周知,服装行业是山寨和高仿的重灾区,除了抢注商标以外,更多的仿冒品直接以抄袭设计、虚假宣传、打擦边球等手段窃取原创品牌的知识产权,把市场搅得翻天覆地。那么,面对鱼龙混杂、无孔不入的仿冒品,品牌方如何做才能降低风险,防患于未然呢?
柳沈律师事务所 资深律师 郑鹏
(1)构思设计出一个商标,要在还未上市之前先在世界范围内多个国家申请注册商标。具体在哪些国家申请注册需要看企业自己的经营策略,但根据一般实践,建议涵盖美国、欧盟、英国、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主要市场。前期的商标申请注册,虽然会增加很多成本,但是与事后维护权益的艰难比起来,还是更划算的。
(2)要注意监控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商标申请动态,一旦发现在某个国家有人申请注册与自己品牌相同或近似的商标,要及时提起商标异议,避免让对方的商标获得注册。
(3)要注意发现假冒山寨的信息,发现假冒山寨商品要及时打击,避免山寨者做大做强。
柳沈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姚冠扬
除了商标法保护之外,品牌方还可以考虑使用著作权法、专利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形成立体保护的格局。例如,对于具有明显设计风格能够体现独创性美感艺术类服装,可以考虑将其作为实用艺术品来得到著作权的保护。但是这种路径的难点在于如何证明服装的相关部分具有独创性的美感。
采用专利法进行保护时,可以考虑对服装的图案、版式等申请外观设计,对服装的制作工艺、流程等申请方法发明专利,对制作服装的纺织机器、缝纫机等申请装置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专利法路径尤其是外观设计保护的好处在于由于权利已经明确且侵权服装也易于获得,对二者进行侵权比对等关键性工作比较容易开展,也比较容易得到明确的结论。但是缺点在于外观设计专利由于未经实审程序,因此其稳定性容易受到挑战,而若使用方法专利维护权益,那么对于相关方法或工艺的取证难度较大。
采用反不正当竞争法时,可以考虑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第二款对服装的包装装潢进行保护。但是在司法实践中,采取这一路径需要证明相关的包装装潢具有有一定的影响且容易导致混淆,这需要提供大量的证据并形成较强的证据链,投入的时间人力成本较高。
Supreme、New Balance、FR2等知名品牌维护权益打假的故事,不应该只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血一般的教训在旁敲侧击着从业者和入局者需警惕。
标签:
版权声明: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您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212204701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