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口罩之后是螺蛳粉!老牌车企五菱的路子有点野
“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
诚然,走过60余载仍然备受瞩目的五菱,是一个贴着时代脉搏跳动的老牌车企。但在漫漫时光长河里,它留下的又不仅仅是车,还有你意想不到产物,比如螺蛳粉。
作者 | 阿木
知产力原创
五菱牌螺蛳粉,连商标都注册了?
疫情催热的速食品,正成为人人宅家必备的主要食物来源。淘宝日前发布“吃货宅家都在吃什么TOP20”,2月3日至17日期间,螺蛳粉挤下火鸡面、车厘子、方便面,一把坐上吃货排行榜榜首。
受疫情影响,这个产自广西柳州的特色小吃一路水涨船高,销量猛增,但产能滞后带来的缺货断货问题让消费者寝食难安。这导致6000万人在微博呼唤螺蛳粉自由,320万人靠搜螺蛳粉解馋,每天近50万份螺蛳粉订单来自饥肠辘辘的深夜。
就在这个时候,五菱牌螺蛳粉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开启了霸屏模式。
仔细看五菱牌螺蛳粉,其左上方写着“五菱制造”,右下角还印有五菱霸气的标志。据说,已经有不少人都安排上了。这生产和发货速度,远把其他产商甩在了身后,一解吃货的痛快。
有意思的是,“五菱”“
”食品商标,早在2008年7月9日就申请注册了,而且就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这难道是未卜先知?
其实不然。五菱是一家合资车企,笔者检索其商标信息发现,五菱对其商标几乎进行了全类注册,目的是为了保持品牌的纯洁性,以防止出现“搭车蹭牌”现象。这样的做法,在知名企业、大品牌中尤为常见。
原本是防御商标,眼下摇身一变,就成为了正儿八经的招牌。五菱此前生产的口罩及“五菱”口罩商标亦是此理。
目前,针对螺蛳粉一事,已有记者向五菱工作人员进行专门咨询,不过对方没有立即否认,表示还需进一步了解。
屏幕前的你,吃上了吗?
百变五菱 还造过这些东西
那边造完口罩,这边产起了螺蛳粉,车企五菱让人捉摸不透。
的确,走过60余载,经历几次资产重组、品牌转型的五菱确有几分传奇色彩,造过的东西也绝不止汽车、口罩、螺蛳粉。
五菱的前身,始建于1958年10月的柳州动力机械厂,主要做船用大型柴油机。到了1959年经济困难时期,国家基本上没有船舶生产需求,所以柳州动力机械厂并不能很好地发展。
为响应“1980年全国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号召,1961年-1962年柳州动力机械厂开始转产拖拉机。据悉,到了70年代中期,柳州拖拉机厂年产量已达到5000辆,一跃成为全国8大拖拉机厂之一,实现扭亏为盈。
但好景不长,就在拖拉机生产达到顶峰的同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了“土地承包”的政策,工业产品不再包销。彼时的柳州拖拉机厂陷入滞销困境,全年亏损,生存困难。为此,工厂不得不一手转产缝纫机、织布机“续命”,一手开始研制微型汽车寻求出路。而五菱汽车的根基,正是在这个时候开始萌芽了。
在此后的数十年里,五菱深耕微车领域,积极向社会融资金、融技术,持续改进公司制造水平与产品质量,积极探索走出国门的道路。到了1998年12月,五菱汽车的产销量达到10万辆,位居国内微车行业第一!而与此同时,其企业名称也经历了由柳州拖拉机厂改为柳州微型汽车厂,再到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的过程。
时间的轴轮来到21世纪,在车企竞争激烈的今天,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通过资产重组和深化改革,以全部整车业务与上汽集团、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实现了 “三方合作”,成立了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依托三方技术、资源、资金等优势,五菱走上“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发展道路,形成专用车、客车、新能源汽车齐头并进的大型知名车企,在国内外攻城略池,并成为中国汽车行业最具价值的品牌之一。
60载时光荏苒,五菱以船用大型柴油机起家、靠缝纫机与织布机“续命”、凭造车实现飞跃式发展,再以口罩、螺蛳粉凝聚品牌力量,数次华丽蜕变让人为之惊叹,沉淀出来的知识产权更带着历史的厚重感。
企查查显示,五菱名下的专利信息达5000+,含1358件发明专利、396件授权专利、2808件实用新型专利以及625件外观设计专利。
中国商标网显示,截至3月28日,其注册的商标量达1439件,而最早的一件商标申请可追溯到1986年。
其中,“五菱”及
同时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授予“中国驰名商标”。
人民需要什么?
尽管转产口罩让五菱出尽了风头,但新的转型难题仍然让其焦头烂额。
根据乘联会统计数据,2019年五菱累计销量为98.78万辆,同比下降24.9%。其中,主力车型五菱宏光累计销量36.95万辆,同比下降了20.6%。宝骏510累计销量19.05万辆,同比下降41.9%。
低迷的销量,造成了五菱业绩和盈利能力的下滑。根据五菱2月18日发布的业绩盈利预警显示,2019年五菱预计净利润将会低于2500万人民币,同比下滑超过80%!
而造成“国民神车”失速的原因,外界猜测和汽车产业消费升级有着莫大关系。
上汽通用五菱主打低端消费市场,主力车型五菱宏光更是以低价格、大空间等优势成为“新时代奋斗者”们脱贫致富、走上康庄大道的得力工具,其销量一度稳居全球MPV榜首。
但是,随着消费结构升级,微车市场不断收窄,专注微面和低端市场的上汽通用五菱逐渐失速。尽管其先后推出宝骏系列产品,在乘用车和商用车市场齐齐发力,试图冲击10万元以上市场,但也仍然摆脱不了下降之势。
对此,掌舵者沈阳在2019年新春寄语中曾解释道:“宝骏品牌一直没有找准用户群,成为了五菱品牌的寄生品牌,造成两个品牌重叠区隔不清”。
经年累月中,老牌车企五菱对外形成了经济、实惠的刻板印象。如今站在消灭贫困的2020年,面对汽车产业消费升级的时代变革,想要摘掉原有的品牌定位,冲击高端汽车市场的五菱,显得有点些力不从心。
但所幸的是,五菱仍在不断尝试,一方面,新宝骏品牌今年将迎来数款新车,凭借产品矩阵形成组合拳;另一方面,有消息称,上汽通用五菱有意在推出新宝骏后,将五菱品牌也重新包装,推出新五菱,将拥有全新设计和全新定位,拥有更加高端且年轻化的品牌形象,主打车型为SUV及MPV。
此外,2月25日,五菱推出“上班通勤安全出行,五菱宝骏补贴10亿”的营销活动,对所有购买五菱宝骏的个人进行购车补贴,综合优惠达11000元,成为2020年打价格战的第一家车企。
上汽通用五菱这次能否力挽狂澜,缔造新的传奇故事?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标签:
版权声明: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您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212204701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