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知产新闻资讯

中国福布斯都有谁(李书福是汽车狂人还是疯子)

打开福布斯“2020全球亿万富豪榜”,特斯拉的掌门人埃隆·马斯克以24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38.24亿元)的身价蝉联全球汽车圈首富。

1650814381129109.png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以12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76.18亿元)身价,位居全球汽车榜中上榜的中国人的第二名。暂定排名第一的是恒大许家印,但恒大汽车目前一直都在亏损状态,许家印财富的主要来源还是恒大房地产业务。所以,严格来说,中国汽车圈首富还是李书福。


目前,抢滩科创板的竞争颇为激烈,而吉利有望于年底登陆科创板。


9月1日,上交所官网显示,吉利汽车科创板IPO审核状态变更为“已受理”。此举意味着,吉利汽车距科创板上市又进了一步。


吉利汽车IPO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将再次引发世人对吉利汽车掌门人李书福的关注。


一、“传奇们”的前半生


1982年,李书福刚高中毕业。毕业后,他花了120元买了个小相机,在街上给人照相。半年后赚到了1000元,李书福就开了一家照相馆;


后来,李书福在洗照片的过程中发现用一种药水浸泡,能分离废水中的金银,于是他关了照相馆,专门在“洗照片”的废水中提取金银;


两年后,21岁的李书福当上了厂长。从搞“电冰箱配件”到生产“北极花冰箱”也只花了2年;


1989年,26岁的李书福,凭借着“北极花冰箱”成为了千万富翁(那个时候“万元户”还是被人追捧的年代)。由于“北极花冰箱”是民营背景的乡镇企业,没有列入定点生产企业名单。“北极花”的结局是被上交给了国家。


1993年,李书福收购了浙江临海一家有生产权的国有邮政摩托车厂。挂上“国有”牌子的摩托车厂还率先研制成功四冲程踏板式发动机,并与行业老大“嘉陵”合作生产“嘉吉”牌摩托车。


那两年是李书福最辉煌的时刻,他的摩托车销量不仅一直占据国内踏板车龙头地位,还出口美国、意大利等32个国家。


短暂的成功止不住李书福的激情,一年不到,李书福又不安分了。对2个轮子的兴趣已经腻了,他决定要造4个轮子的汽车。


打着造摩托车的“幌子”,李书福在临海市征地850亩,筹建了吉利“豪情汽车工业园区”。1997年,李书福以1400万元收购了濒临倒闭四川一家车企,并成立了四川吉利波音汽车制造公司;


1998年8月8日,没有轿车生产资格的李书福,下线了第一辆两厢“吉利豪情”。


但造汽车不像造玩具,它是数以万计零件的组合。1999年,被李书福寄予了无限期望的“吉利豪情”出现油漆色彩不均匀,车缝开裂的现象。气得李书福亲手把那批车全部销毁,并发誓要将质量提到最高级别。


2003年,李书福用当时吉利集团滚动着的几十亿资产为“赌本”,摒弃以前国营企业和乡镇企业的路子,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从小试牛刀生产国内第一台脚踏摩托车,到1996年正式生产汽车,创立吉利汽车品牌,“汽车狂人”李书福真的成功了。


相比于李书福“传奇”,马斯克的前半生更“魔幻”。


1981年,10岁的马斯克学会了编程,12岁的他设计出一款太空游戏软件“Blastar”,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23岁的他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取得经济学与物理学双学士学位。24岁进入斯坦福大学攻读材料科学和应用物理博士课程,但只读了1天就离开学校,创办了Zip2;


1999年,Zip2被收购,28岁的马斯克在这笔收购中获利2200万美元;同年3月,马斯克又投资1000万美元,与人在硅谷合创了“X.com”;


28岁创办网络支付工具PayPal,31岁创办太空探索公司SpaceX,并计划在未来实现火星移民,打造人类真正的太空文明;32岁入驻特斯拉,40岁宣布打造新一代交通工具超级高铁Hyperloop。


2005年5月12日,42岁的李书福,刚完成对ProperGlory公司68%的股份收购,实现吉利集团在香港上市。另一边,马斯克成为特斯拉董事长已满1年,也是这一年,才34岁的马斯克身价就超过了3亿美元。


2010年6月,特斯拉在纳斯达克上市,净募集资金约1.84亿美元。此举,让特斯拉成为自1956年福特汽车IPO以后,第一家上市的美国汽车制造商。这也是仅有的一家在美国上市的纯电动汽车独立制造商。


从传奇的经历看,李书福与马斯克像是不同世界的同种人。傲视群雄、执着且一直在挑战自己未知的领域。


二、马斯克的“超级高铁梦”,李书福替他实现?


十年前,李书福收购沃尔沃。两年前,他砸90亿美元成为奔驰母公司戴姆勒的最大股东。后来,他收购了一家飞行汽车公司,与腾讯成立了服务高铁网络的合资公司——国铁吉讯。紧接着,李书福将目光投向了“高速飞行列车”。


2018年11月6日,吉利宣布与中国航天科工合作,将自主研发技术打造高速飞行列车,俗称超级高铁。根据设想,该列车将结合磁悬浮技术和近真空管道线路,最高时速可达4000km/h。若成功交付,列车系统可以将北京到巴黎的行程缩短至三小时内。


其实,这个概念最早由马斯克于2013年提出,其构想是将形似于胶囊的可载人悬浮舱置入近乎真空的管道中,速度超过1000km/h超高速行驶,从洛杉矶到旧金山只需半小时。


但他仅仅是把这个概念提了出来,并没有实施,而李书福接下了这一棒。


高速飞行列车是十年后的终极出行工具,进入这样一个富有挑战、需要创新的领域,李书福和吉利都做了充分的准备。


三、科技出行领域的“天空之争”


据亿欧汽车报道,2015年1月,马斯克的太空探索公司SpaceX正式提出星链星座计划,12000颗低轨道卫星将全世界连成一张网,为全球每个角落提供比现有光缆快50%的网速、容量达1Gbps、延迟低于25ms的宽带服务。2016年9月,马斯克提出了登陆火星的计划,并在今年1月17日推特发文表示,到2050年,SpaceX将有能力送100万人登陆火星。


目前世界上掌握了航天器发射回收技术的只有四个:美国、俄罗斯、中国,最后一个就是,马斯克。


一手造车、一手“造星”的马斯克曾被人称为“疯子”,马斯克对造火箭的痴迷也换来了回报,有了前浪的开拓,后浪们便更加聚焦“天空”这块蛋糕。


汽车领域的大佬们目光纷纷聚焦“天上”,李书福也按捺不住“上天”的冲动了。


吉利入局商业航天,是看准了智慧交通与科技出行的战场不再局限于地面。


今年3月3日,吉利卫星项目在李书福的老家浙江台州启动,预计年内发射两颗低轨卫星,其中,首个脉动式模块化卫星智能AIT(总装基础测试)中心也将落成。


不同于马斯克的星链计划侧重通讯服务,李书福的低轨卫星主要为高级别智能驾驶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务,这是吉利“天地一体化”战略的一环,即立足航天技术,与智能制造、未来出行、大数据等行业融合。


李书福想“上天”其实筹划已久,在近两年更是加速布局。


2018年吉利便已投资了航天科技公司时空道宇,双方将通过战略规划、资源整合等方式,在技术研发、技术产业化、商业运营等方面综合开展高速飞行列车、工业互联网等重大项目合作,推动技术发展及产业化转化。


据天眼查信息,浙江时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是吉利科技集团的一级新兴战略子公司,董事长为李书福,注册资本5亿人民币。2019年,吉利又投资了空中出行公司Volocopter,再次验证了李书福要“上天”的想法。


吉利表示,吉利卫星项目将为天地一体化大出行夯实底层基础,是吉利科技转型的助推器。随着卫星项目的落地,吉利天地一体化的立体出行版图也日渐清晰,即从地面出行到低空出行,从研发车联网系统、车载芯片到布局低轨卫星,实现软硬件的结合。


“汽车狂人”李书福的出行帝国,从地面延展到地下、天上,甚至还要上太空。这一想法与马斯克正是不谋而合。


截至目前,除特斯拉外,吉利控股是第二家“造车+上天”的企业。


李书福收购沃尔沃十年,吉利蝉联中国汽车品牌销量冠军,沃尔沃全球汽车销量已经翻番。百年的汽车行业,也正掀起罕见的技术浪潮,狂人们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掀起更大的浪花。


从“民科”到“汽车狂人”,李书福创造了属于他的商业奇迹。于是,开始有人称李书福是中国最可能能够成为“马斯克”的人。你觉得呢?

标签:

版权声明: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您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212204701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39XXXXXXXXXXX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