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时间4月8日,美国国会两党正式提出“对华法案”,敦促拜登政府采取与中国的“战略竞争”,从而保护美国的“重要利益和价值观”,旨在抗衡中国日益崛起的全球力量。该法案计划在本月14日的外交关系委员会上进行审议。
作者:黄莺
这份“对华法案”的出台,正式表明两党在遏制中国崛起方面,达成了“前有未有”的共识。
该法案从外交、军事、价值观、经济等多方面对未来对华政策进行了阐述。在280多页的报告中,共12处提到知识产权,其中402部分单独给出了知识产权违反者清单。
主要集中在指责知识产权盗窃(Intellectual Property theft),强制技术转移,财政资助等方面。
以“盗用技术和知识产权、未能适当披露与外国政府赞助实体的关系、违反合同和保密规定”为特征的恶意金融影响业务等。
指责中国理由中,“知识产权盗窃”依然排在第一位。
认为知识产权盗窃连同大量的政府资助,强制技术转移等是对全球经济的破坏。
或将加大对知识产权违反者企业的清单的管理。
加强知识产权违法者清单和对保护商业秘密的管理。
除了知识产权之外,报告还对美国希望与合作伙伴协调技术治理制度,协调基础和竞争前的研究和开发计划,并合作在关键技术领域寻求此类机会,提出了一些领域,包括:(A)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B)5G通信和其他先进无线网络技术;(C)半导体制造;(D)生物技术;(E)量子计算;(F)监控技术,包括面部识别技术和软件审查;(G)光纤光缆。
其中有关5G在报告中出现了12次。并且多次提到华为的5G技术,以及中国政府在5G方面的努力。
并明确提出,支持欧洲替换华为的5G技术。
版权声明: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您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212204701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