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常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了一起“电商跨平台盗图案件”,这也是全国首宗相关类型的案件。
来源:常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放眼国内电商平台,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范围大多都只局限于本平台内所产生的侵权行为,对于跨平台侵权则表现得不尽人意。卖家们投诉无门,束手无策。但本次案件开辟了盗图跨平台维护权益先例,将成为未来电商的维护权益依据。广大长久以来苦受盗图侵害的卖家们也终于看到希望的曙光了!
案件起因是一名天猫卖家向监管部门投诉,其网店内热销产品原创图片及有关创意,遭一家拼多多网店大量盗用,给消费者带来了损失,也侵犯了自己的店铺权益。
来源:常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经过调查发现,这位盗图的拼多多网店店主曾经就职于这家天猫网店,在其离职后,在拼多多平台销售与天猫网店相同类型的产品。
在店铺产品页面中大量盗用和天猫网店产品页面相同的原创产品宣传图片及产品质检报告,部分产品页面中图片的摆放以及图片中货架的角度与举报人天猫店铺内商品几乎一致,同时,在拼多多网店中,多次出现在原创宣传图片上添加的商标文字。
最终执法机关认定其行为影响了公平有序的竞争秩序,对消费者造成了一定的误导。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的规定。
事实上,该拼多多店主盗图行为的违法性一定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令众多电商卖家兴奋的是,这种跨平台侵权的行为终于得到有效制裁,为卖家此后跨平台维护权益指明了一条方向。
一份来自天猫双十一的调查问卷显示:57%的商家经常遭到跨平台盗图,18的%商家称“上新必被盗”,而仅有13%的淘宝商家通过私下警告,使得对方撤图,而多达77%的商家由于举证难等问题难以维护权益。
近年来,国内电商平台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逐步加强,一系列打击制假售假、侵权违规的制度相继实施,但这样的规则大多都仅仅是针对本平台内的违规卖家,而面对这种跨平台的盗图行为几乎毫无效力。
一位天猫做创意家居的卖家说,全网有几十家商铺盗用了他们的图,其每张商品图背后的产品研发成本超过1万元,整体成本上千万,被盗用后,损失巨大。
在2019年双11的时候,阿里首次将支付宝的区块链技术应用在保护“卖家秀”上,为商家上线了“盗图维护权益”工具—鹊凿,提供图片确权存证、侵权取证和证据核验等一站式线上自助服务,证据符合司法认定标准。
这帮助淘宝店主在进行盗图维护权益时,能够迅速地通过IPP(阿里巴巴集团知识产权保护平台)平台进行投诉,可以理直气壮地要求对方“删图”。就连天猫大卖、电商第一股的张大奕也出来喊话“盗图者”,侵权必究!
新工具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盗图者”猖獗的气焰,但距离能为受害者——原创卖家伸冤还远远不够。阿里也知道自身保护制度的局限性,所以在《阿里巴巴知识产权保护平台》上设立了两条争议解决机制。
第二条的内容其实就是告诉卖家:我这里解决不了的,你只能去找有关部门了!
其实从专业的角度为卖家分析,跨平台维护权益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困难,大家要看清维护权益过程的内在逻辑:邻居家小孩调皮,你不能指望自己的家长去管教对方,即使是欺负到你头上,家长也不一定管,毕竟“马爸爸”不是“亲爸爸”,那其实也指望不上对方的家长管教,因为我们都知道:夕夕不讲武德。
那受苦的卖家找谁伸冤呢?当然是找警察叔叔了,准确地来说是要靠“法制维护权益”。各位卖家要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这其中最关键的步骤就是——举证,但很多时候商家没法证明图是自己原创的。
所以这边建议卖家:保留拍摄、设计原图,用微信/微博等方式留下时间戳。另外也可以尝试使用阿里知产保护平台的确权功能,让存证和取证更有公信力。
当卖家准备好这一切的证据时,胜诉已经是十拿九稳,侵权者往往也会迫于压力而终止侵权!
版权声明: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您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212204701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