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专利权>>专利保护经验

生态葬法是什么意思(发明人已申请专利)

“入土为安”是中国人传统的丧葬观念。早在《礼记·祭义》中就有过这样的表述:“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

但由于土地资源短缺加上中国老龄化的快速推进,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很多公墓都出现墓地紧缺情况,甚至开始限售墓位。

中国民政部就曾发布“殡葬绿皮书”《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报告指出,全国人口每年死亡约800万,并还在随老龄化程度提高呈逐年增长趋势;按2010年死亡人口数量推算,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现有的墓穴只够使用6年,早在2014年,《殡葬绿皮书(2012-2013)》就已经提醒:全国大部分城市的现有墓穴都将在10年内用完。

这也催生了国内丧葬方式的创新,海葬、树葬应运而生。

近日,一项“创新生态树葬实验”——植入式树葬实验在河南福寿园举行。

image.png

只需要在树干上开一个洞,将装有骨灰的不锈钢容器放入其中,抹上愈合剂,封上树皮,一次下葬就此完成。既可以安葬逝者节约用地,还不影响树木生长。

据创新生态树葬的发明人王雪峰说,

目前推行的新型树葬,是选择直径不低于20--25厘米的树,裁切出一小块正方形的树皮,掀起树皮,在树干上钻出一个直径约4厘米、10厘米深的横向树洞,再把一个圆柱形、装有骨灰替代物的铝合金安置装置,放入其中,将树皮封上,消毒,抹生长素、再涂一些愈合剂,进行封闭,还要有专业养护人员对树进行保护性处理,确保不影响树木的生长……

而他也为创新生态树葬申请了专利。

视频发布后,网友们对这种新型丧葬方式的评价褒贬不一。

有人认为:

“这是在让逝者生命得以延续”、“让逝者生命之树常青”。

同时也有人无法接受,认为:

“落叶就该归根,还是要入土为安”、“以后这树要是做成家具出售...”

此次创新生态树葬实验为期四个月,后续将持续跟踪记录树木的生长情况,并以此作为判断实验成功与否的依据。对安葬方式的探索,河南当地相关民政部门一直持鼓励态度,同时当地民政局也表示,后期是否推广还要综合考虑实验结果和百姓的接受度以及发明人王雪峰的意见来最终决定。

标签:

版权声明: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您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212204701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39XXXXXXXXXXX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